大家好,我們是成都小火科技公司,今天是2025年10月17日,星期五。AI出現之后,很多水利站監測管理系統都可以定制開發相應的AI功能。作為軟件外包開發公司的我們,經常和企業、機構打交道,我們深刻明白甲方找我們,是希望通過軟件解決相關的問題,或者實現一些其他價值。今天我們針對水利站的情況,詳細介紹水利站監測管理系統的開發流程、功能特點。
開發水利站監測管理系統,第一步是需求調研。水利站的核心需求是實時掌握轄區內水庫、河道、泵站的運行數據,包括水位、降雨量、水質指標(如pH值、溶解氧)、泵站啟停狀態,同時需要異常情況預警功能。之前給某縣水利局下屬的12個鄉鎮水利站做系統時,產品經理專門在該縣最大的水庫水利站駐場5天,跟著工作人員巡查監測點。發現他們每天需要人工記錄3次水位數據,遇到暴雨天氣還得2小時去一次現場,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風險;部分偏遠水利站的傳感器數據無法實時傳回,只能靠U盤拷貝,導致數據滯后。我們把這些需求整理成文檔,明確系統需包含實時監測、數據報表、預警通知、設備管理四個核心模塊,還得適配水利站已有的水位傳感器、雨量傳感器,客戶確認后才進入架構設計階段。
架構設計由技術主管牽頭,水利站監測管理系統需要實時接收傳感器數據,且數據需長期存儲供后續分析,穩定性和數據時效性是重點。后端我們采用Java+Spring Cloud框架,該框架支持微服務架構,可單獨部署數據接收、數據存儲、預警分析等服務,后續若需增加監測點,只需擴展數據接收服務節點即可;傳感器數據傳輸采用MQTT協議,這種協議在低帶寬、不穩定網絡環境下傳輸效率高,能解決偏遠水利站數據傳輸滯后的問題。之前測試時,某偏遠水利站4G信號弱,用傳統HTTP協議傳輸數據丟包率達15%,換成MQTT協議后丟包率降至0.3%以下。前端用Vue3框架開發,同時適配水利站辦公室的PC端和工作人員外出攜帶的移動端,移動端支持離線查看緩存數據,方便工作人員在無網絡的監測點使用。數據庫選用PostgreSQL,它對時空數據的存儲和查詢支持更優,適合存儲多年的水位、降雨量等帶時間戳的監測數據。
開發階段我們采用迭代模式,2周為一個迭代周期。每個迭代開始前,我們會和水利站工作人員確認當周開發任務,迭代結束后將功能部署到測試環境讓他們驗收。這就涉及“中間需求想改能調整嗎”的問題,答案是可以,但需走規范流程。比如那個縣水利站項目,在第三個迭代驗收時,客戶提出要在預警模塊增加“自動派單”功能。之前系統只能通過短信、APP推送預警信息,他們希望水位超警戒值時,系統能自動向負責該監測點的工作人員派單,生成巡查任務并記錄處理結果。我們收到需求變更申請后,產品經理和技術主管立即評估工作量:這個功能需要在預警模塊增加任務生成邏輯,對接工作人員管理模塊獲取責任人信息,還得開發任務處理進度跟蹤頁面,大概需要4個工作日。我們和客戶溝通后,將這個需求納入下一個迭代,同時微調后續迭代的開發內容,最終整體上線時間僅延后1天,客戶對這個處理方式很認可。
關于“使用云服務器還是線下自主服務器”,水利站監測管理系統屬于中小型軟件,監測點數量通常在10-50個,日均數據量約500MB,無需大量硬件資源支撐,因此推薦使用云服務器。考慮到水利數據屬于政務相關數據,需符合數據安全要求,我們會選擇國內阿里云或騰訊云的政務云節點。比如那個縣水利站項目,我們選用了阿里云成都政務云節點的服務器,配置2核4G的應用服務器1臺、4核8G的數據庫服務器1臺,同時開啟數據定時備份功能。每天凌晨3點自動將數據庫數據備份到異地存儲,避免數據丟失。這種配置既能滿足系統運行需求,又能降低水利站的硬件采購和維護成本,相比線下自主服務器,每年可節省約2萬元運維費用。
“開發完我們會培訓怎么使用嗎”的答案是會,且培訓分兩類。針對水利站管理員的培訓,內容包括系統配置(如添加新監測點、設置水位警戒值、綁定傳感器設備)、用戶權限管理(用RBAC模型給不同鄉鎮水利站工作人員分配權限,比如鄉鎮級工作人員只能查看本鄉鎮數據,縣級管理員可查看全縣數據)、數據備份與恢復(教他們手動觸發備份、查看備份日志);針對一線工作人員的培訓,重點是實時數據查看、預警信息處理、巡查任務接收與反饋,比如如何在移動端查看某水庫的實時水位,收到預警短信后如何通過APP確認并上傳現場照片。培訓采用“線下實操+線上視頻”的形式,我們會在每個水利站安排1次現場實操培訓,同時錄制15分鐘的操作視頻上傳到系統內的“幫助中心”,方便工作人員后續忘記步驟時查看。之前那個縣水利站,我們總共培訓了12場,覆蓋所有鄉鎮水利站的工作人員,培訓后還留了2周的線上答疑時間,確保每個人都能熟練使用。
我們成都小火科技有開發這類系統的資質和經驗,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(證書編號GR202451001272)、軟件企業單位(證書編號川IRQ-2025-0052),研發人員占比超80%,其中30%以上來自互聯網大廠。除了水利站監測管理系統,我們還做過農業水利管理系統,該項目在傳感器數據對接、水利數據報表生成方面的經驗,能直接應用到水利站監測管理系統開發中,保證交付質量。
做水利站監測管理系統這些年,我最大的感受是“實地測試不能少”。之前有個項目,在辦公室測試時傳感器數據傳輸正常,但部署到現場后,某水庫監測點的數據頻繁中斷。我們技術人員驅車2小時到現場排查,發現是監測點附近有高壓線路,電磁干擾影響了傳感器信號。我們隨后給傳感器加裝了屏蔽罩,調整了數據傳輸天線的角度,問題才得以解決。從那以后,所有水利站項目的部署階段,我們都會安排技術人員到至少3個不同類型的監測點(水庫、河道、泵站)進行實地測試,確保系統在實際環境中能穩定運行,因為水利數據關系到防汛抗旱決策,一點小問題都可能造成嚴重影響。
關于水利站監測管理系統軟件的報價、開發周期、維護方式、服務器購買、工信部備案等信息,請詢問成都小火科技。
文章來源網址:http://www.zeyuandiaosu.com/archives/xitongkaifa01/2278,轉載請注明出處!





精選案例
推薦文章
Core competence
高質量軟件開發公司-成都小火科技
多一套方案,多一份選擇
聯系小火科技項目經理,及時獲取專屬《項目方案》及開發報價
咨詢相關問題或預約面談,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系
業務熱線 19113551853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