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們是成都小火科技公司,今天是2025年10月23日,星期四。最近有三家不同行業的客戶陸續咨詢IM即時通訊軟件定制,其中兩家是做海外電商平臺的,一家是做供應鏈管理的,他們都明確要求用JAVA開發,核心訴求集中在數據安全、高并發承載和業務場景適配,所以今天就結合我們實際開發經驗,跟大家聊聊這套IM即時通訊JAVA版軟件的開發流程、功能特點。
我們做軟件定制一直遵循專人專崗的流程,這套IM系統也不例外。一開始會跟客戶坐下來逐字逐句梳理需求,比如海外電商客戶提了“要能在聊天窗口直接同步訂單物流信息”,供應鏈客戶則需要“對接現有系統的庫存預警提醒”,這些細節會被產品經理整理成需求文檔,再和技術主管一起定技術方案。后端毫無疑問用JAVA,因為它的跨平臺性和穩定性適合做IM的核心通信模塊,具體用Netty框架處理長連接,搭配RabbitMQ做消息隊列;前端根據客戶需求,有的要web端,有的要移動端適配,web端會用node.js開發,移動端則預留接口給原生開發。這里可以解答大家一個常見疑問:我們公司有哪些開發語言?除了JAVA、node.js,像swift、Kotlin、go語言這些都有對應的技術團隊,畢竟我們研發人員占比超80%,30%以上還來自互聯網大廠,技術棧覆蓋得比較全。
需求和方案定好后,UI設計會出1-2個版本的界面稿,客戶確認后就進入開發階段。后端團隊先搭建基礎架構,這一步特別關鍵,之前給一家海外電商客戶做的時候,一開始沒考慮到他們有跨境用戶,架構里沒預留多區域服務器對接的接口,后來調整花了不少時間,這也是我們后來的經驗——做海外相關的軟件,前期一定要問清用戶分布,提前規劃服務器部署。不過這次這套IM系統,我們在架構階段就加入了區塊鏈存證模塊,主要是為了滿足客戶對消息記錄不可篡改的需求,具體來說就是把每條消息的哈希值存儲到去中心化節點上,一旦有修改,整個鏈上的記錄都會有痕跡,后續如果需要溯源,還能通過智能合約快速調取。
開發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需求調整,之前有個客戶中途想加AI智能翻譯功能,因為他們的用戶涉及中英雙語溝通。當時我們技術主管算了下,因為前期架構預留了擴展層,只需要增加AI翻譯接口,對接我們現有的AI模型就行,不會影響核心開發進度,最后只多花了3天時間。這里也能解答大家關心的“中間需求想改,能調整嗎?”——只要不是顛覆性的需求,我們都會先評估工作量,和客戶確認后調整進度表,不會讓項目無限期拖延。另外,開發周期這塊,這套IM系統如果是基礎功能(文字、語音、文件傳輸),大概45天能交付;如果加AI、區塊鏈這些功能,會延長到60-75天,具體要看客戶的功能細節。
功能上,除了常規的即時通訊能力,我們重點加了AI相關模塊。比如AI智能消息分類,系統會自動把客戶的業務消息(像訂單通知、庫存提醒)和普通聊天消息分開,避免用戶被無關信息干擾;還有AI智能客服接入,用戶在IM里發咨詢,系統能先自動回復常見問題,解決不了的再轉人工,這對海外電商客戶來說很實用,畢竟他們的用戶可能在不同時區。另外,考慮到數據安全,我們還對接了政務公共云服務平臺的安全接口,做了雙重加密,這也是參考了之前做政法委輿情管理系統時的經驗,把政務系統的安全標準下沉到IM里。
測試環節我們分了三輪,第一輪是功能測試,確保每個按鈕、每個接口都能用;第二輪是壓力測試,模擬10萬用戶同時在線發消息,一開始消息延遲能到200毫秒,后端團隊優化了Netty的線程模型,把延遲降到了50毫秒以內;第三輪是安全測試,找第三方公司做滲透測試,確保沒有漏洞。測試通過后就部署上線,中小型客戶我們推薦用云服務器,成本低、擴容方便;如果是像政務類的大型客戶,會建議用自主服務器,更符合他們的安全要求。上線后我們會給客戶做2次培訓,教他們怎么用后臺管理系統,怎么導出數據,后續如果出現bug,我們免費修,維護費是按年收的,根據維護的范圍(比如是否需要7x24小時響應)來定,后期想加功能的話,我們會先評估工作量,再報費用,代碼版權歸客戶所有,這一點會在合同里寫清楚。
復盤整個項目,有幾個點想跟大家補充。第一,需求調研時一定要問清用戶規模和業務場景,比如做海外軟件就要考慮服務器地區和多語言,做國內企業軟件就要考慮是否需要對接政務系統;第二,技術選型不要盲目追求新,JAVA雖然不是最新的語言,但穩定性和生態適合IM這種需要長期運行的系統;第三,前期架構要預留擴展接口,不然后期加功能會很麻煩。另外,很多客戶問為什么不同公司報價相差多,其實主要是研發團隊實力和交付標準不一樣,我們作為高新技術企業(證書編號:GR202451001272),每一步都有規范流程,專人專崗負責,成本自然會高一些,但交付質量有保障。
這套IM系統的價值不止于即時通訊,還能集成到客戶現有的ERP、CRM里,比如之前給供應鏈管理客戶集成后,他們采購和倉庫的溝通效率提高了30%,訂單處理速度也快了不少。
IM即時通訊軟件的應用場景是很強大的,不局限于我上面提到的場景。我們一定要根據自身業務場景,做針對性的功能需求梳理,另外也要結合AI等功能,實現更好的效能。
文章來源網址:http://www.zeyuandiaosu.com/archives/xitongkaifa01/2306,轉載請注明出處!
精選案例
推薦文章
Core competence
高質量軟件開發公司-成都小火科技
多一套方案,多一份選擇
聯系小火科技項目經理,及時獲取專屬《項目方案》及開發報價
咨詢相關問題或預約面談,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系
業務熱線 19113551853
191135518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