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們是成都小火科技公司,今天是 2025 年 10 月 15 日,星期三。最近有客戶咨詢我們 AI 社交 APP 定制開發的事,有個做職場垂直社交的客戶,一上來就問我們有多少技術人員,還擔心開發完不符合預期,這兩個問題其實也是很多客戶做定制開發時的核心顧慮。今天就結合我們去年做的一款 “AI 職場社交 APP” 項目,跟大家說說我們的開發流程、產品細節,也解答幾個客戶常問的問題。
我們做 AI 社交 APP 定制開發,第一步不是直接開始敲代碼,而是先做需求深挖。去年那個職場社交客戶,一開始只說 “要做能幫職場人找同行的 APP”,沒提具體功能。我們的產品經理跟客戶聊了 4 次,才明確下來核心需求:AI 智能匹配(根據職業、行業、技能標簽匹配同行)、實時 IM 聊天(支持語音轉文字、文件傳輸)、行業動態推送(AI 篩選精準內容)。需求明確后,我們會出一份《需求規格說明書》,把每個功能的邏輯、交互步驟都寫清楚,比如 AI 匹配功能里,用戶設置 3 個核心技能標簽后,APP 如何計算匹配度,匹配結果按什么順序展示,這些都寫得明明白白。之后再用 Axure 做產品原型,客戶可以點擊原型體驗操作流程,確認沒問題簽字后,才進入 UI 設計階段。
關于客戶問的 “你們有多少技術人員”,我們目前有 64 人技術團隊,其中后端 18 人(含 6 名 JAVA 開發,都是 5 年以上經驗)、前端 26 人、移動端 7 人(iOS4 人、安卓 3 人)、測試 5 人、AI 算法工程師 2 人。像去年那個職場 AI 社交 APP,我們安排了2名后端 JAVA 開發、4 名前端開發、1 名 iOS 開發、1 名安卓開發、1 名測試,還有 1 名產品經理跟進,整個團隊專門服務這個項目,不用跟其他項目搶資源。這樣的人力配置,能保證開發過程中遇到問題時,技術人員能及時響應,不會出現 “找不到人解決” 的情況。
很多客戶還擔心 “開發完不符合預期”,說實話,我們早期做項目時確實踩過這個坑。3 年前有個做校園 AI 社交的客戶,我們沒做原型確認就直接開發,結果開發完客戶說 “AI 匹配頁面不是我想要的樣子”,最后只能返工,浪費了時間和成本。從那以后,我們就定了規矩:所有定制項目必須經過 “原型確認” 環節。去年那個職場客戶,我們用 Axure 做了原型后,客戶發現 “IM 聊天里沒有文件傳輸功能”,當場就提了出來,我們當天就修改了原型,避免了后期返工。而且開發過程中,我們會每周給客戶發《開發進度周報》,里面附上周開發的功能 demo,客戶可以隨時查看進度,有問題及時提,這樣就不會等到開發完才發現不符合預期。
接下來跟大家說開發流程的具體環節。需求和原型確認后,進入 UI 設計階段,這個階段大概需要 8 天。我們的 UI 設計師會根據客戶的品牌調性,設計 APP 的整體風格,比如去年職場客戶的品牌色是深藍色,UI 就以深藍為主色調,避免太鮮艷的顏色,符合職場人的審美。UI 設計圖完成后,客戶確認沒問題,就進入編碼開發階段。我們做 AI 社交 APP 的后端開發,主要用 JAVA 語言,因為 JAVA 在處理高并發上有優勢 ——AI 社交 APP 用戶高峰期時,消息發送、匹配計算的數據量很大,JAVA 能保證系統穩定運行,不會出現卡頓。移動端方面,iOS 用 Swift 語言開發,安卓用 Kotlin 語言開發,能同時適配 iOS 和安卓系統,我們會測試 iPhone 11 及以上機型、安卓 9.0 及以上機型,去年那個職場 APP,我們測試了 23 款不同品牌的安卓手機,包括華為、小米、榮耀、OPPO,沒出現兼容性問題,像老款的小米 10,APP 也能正常打開和使用。
開發過程中,客戶可能會遇到 “中間需求想改” 的情況,比如去年那個職場客戶,在編碼開發第 3 周時,說想在 AI 匹配功能里加 “同行人脈推薦次數限制”(普通用戶每天 5 次,會員用戶不限次)。這種情況下,我們會先評估需求調整的工作量 —— 比如這個功能調整需要后端修改 2 個接口,前端改 1 個頁面,大概需要 2 天時間。然后跟客戶說明調整后的周期變化(原本 3 個月的開發周期,延長 3 天),以及是否產生額外費用(因為工作量不大,當時沒額外收費)。確認客戶同意后,我們會更新《開發進度表》,把調整后的時間節點重新列出來,確保客戶清楚新的進度安排。
編碼開發完成后,不是直接上線,而是進入測試聯調階段。我們的測試人員會做功能測試、性能測試、兼容性測試,比如測試 AI 匹配功能是否能準確計算匹配度,IM 聊天時語音消息是否能正常發送和接收,APP 在弱網環境下是否會閃退。去年那個職場 APP,測試時發現 “AI 動態推送功能偶爾會重復推相同內容”,測試人員把問題反饋給后端開發,后端排查后發現是 AI 篩選算法的一個參數設置有誤,2 天內就修復了。測試沒問題后,再協助客戶做上線準備,比如幫客戶對接云服務器(我們會根據 APP 預期日活推薦配置,比如日活 1 萬推薦 2 核 4G 的阿里云服務器),完成 APP Store 和華為、小米等應用市場的上架。
上線后,客戶還會問 “出現 bug 你們負責修嗎”“維護費怎么收”。我們有明確的 BUG 處理機制,會把 bug 分為 4 個等級:P0(致命 bug,比如 APP 閃退、無法登錄)、P1(嚴重 bug,比如消息發送失敗)、P2(一般 bug,比如界面文字錯位)、P3(輕微 bug,比如圖標顏色偏差)。P0 級 bug 我們 2 小時內響應,24 小時內解決;P1 級 bug4 小時內響應,48 小時內解決;P2 和 P3 級 bug1 周內解決。這些都會寫在合同的 SLA 服務協議里,客戶不用擔心出了 bug 沒人管。去年那個職場 APP 上線后第 5 天,有用戶反饋 “登錄時驗證碼收不到”,屬于 P1 級 bug,我們的測試人員 1 小時內定位到是短信接口超時,后端開發 2 小時就修復了,客戶當天就收到了修復反饋。
維護費方面,我們按年收取,費用是項目開發總費用的 15%。維護期內,除了 bug 修復,還包括服務器日常監控、數據每周備份,以及小的功能調整(比如修改界面按鈕位置、調整 AI 匹配的靈敏度)。如果后期想加新功能,比如給 AI 社交 APP 加直播功能,就需要額外評估費用。今年年初,去年那個職場客戶想加 “AI 職場直播” 功能,我們評估后報價 2 萬,包含直播推流、連麥互動、直播回放功能,用的是騰訊云直播 SDK,開發周期 2 周,最后順利上線,客戶反饋直播功能帶來了 30% 的新用戶增長。
另外,客戶還會問 “代碼版權歸誰”“開發完會不會教我們用”。代碼版權方面,我們在合同里會明確寫 “歸客戶所有”,項目結束后,我們會把源代碼、數據庫腳本、部署文檔都交給客戶,不會保留任何權限。培訓方面,我們會安排 1-2 次線上培訓,教客戶的運營人員怎么操作后臺,比如怎么查看用戶數據、怎么調整 AI 匹配的參數、怎么管理 IM 聊天的敏感詞,直到客戶能獨立操作。去年那個職場客戶,他們的運營人員一開始不會用 AI 動態推送的后臺,我們的產品經理專門加了 1 次培訓,手把手教他們怎么設置推送關鍵詞,最后客戶的運營人員很快就上手了。
關于 AI 社交 APP 定制開發的報價,開發周期,維護方式,服務器購買,工信部備案等信息,請詢問成都小火科技。我們做定制開發這么多年,最大的感受是 “慢即是快”—— 前期多花時間確認需求、做原型,后期反而能少返工,節省客戶的時間和成本。不像有些公司,客戶說什么就答應什么,最后開發完一堆問題,反而讓客戶糟心。我們寧愿前期跟客戶多溝通幾次,把需求捋順,也不愿意后期出問題再補救。畢竟做軟件定制,客戶付了錢,就得拿到能用、好用的軟件產品,這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原則。
文章來源網址:http://www.zeyuandiaosu.com/archives/appd/2259,轉載請注明出處!





精選案例
推薦文章
Core competence
高質量軟件開發公司-成都小火科技
多一套方案,多一份選擇
聯系小火科技項目經理,及時獲取專屬《項目方案》及開發報價
咨詢相關問題或預約面談,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系
業務熱線 19113551853
獲取相關軟件方案
19113551853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