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們是成都小火科技公司,今天是2025年11月1日,星期六。最近半年接待的AI智能家居軟件客戶里,80%以上都會提到一個核心訴求,“不想再用多個APP控制不同設備”,比如開空調用一個APP、調燈光用另一個、看安防攝像頭又得換一個,希望能有一個統一平臺實現“設備聯動”,比如下班回家開門后,燈光自動亮起、空調調到25度、窗簾慢慢拉開。我們上個月剛交付的一套別墅AI智能家居系統項目,就完全圍繞這個訴求展開,客戶從最初的“簡單遠程控制”到后來的“全場景個性化聯動”,需求不斷深化,這個過程里我們解決了不少設備對接和體驗優化的問題,今天就完整講講AI智能家居軟件的定制開發過程。
這個別墅項目的客戶是做建材生意的,第一次來公司溝通時,只說“想讓家里的空調、燈光能在手機上控制”,但我們去現場勘測后發現,客戶家里已經裝了不同品牌的設備:客廳是米家的燈光,主臥是格力的空調,車庫是海康威視的安防攝像頭,還有全屋的電動窗簾。這些設備分屬不同廠商,協議不統一,直接對接會出現“指令延遲”甚至“控制失效”的問題。不過我們之前做過智慧城市系統(里面涉及多種市政設備的協同控制)和數據大屏監測系統(能實時展示多設備運行狀態),對跨設備協議適配有成熟的解決方案,這讓項目起步階段少走了很多彎路。我們公司研發人員占比超80%,其中30%以上來自互聯網大廠,針對這個項目,后端團隊用Java搭建核心控制框架,因為Java在處理多設備并發指令時穩定性更強,還能兼容不同廠商的設備協議;前端則用Vue開發手機APP的控制界面,iOS端再用Swift做原生優化,確保點擊“回家模式”時,所有設備能同步響應。另外,我們是軟件企業單位(證書編號:川IRQ-2025-0052),也有ISO900認證(證書編號:29325Q410631R0S),客戶簽合同前特意要求看這些資質,畢竟智能家居涉及家庭安防數據,他們很在意數據安全和交付質量。
客戶第一次溝通就問“開發一個這樣的軟件多少錢?”,我們根據設備數量和功能拆解給出了報價:基礎遠程控制(單設備獨立控制)8萬,加上多設備聯動(比如回家模式、睡眠模式)加3萬,再加上安防聯動(門鎖異常時攝像頭自動錄像、APP推送警報)加2萬,整體13萬。這個報價差異主要來自“協議適配成本”,不同品牌的設備需要開發對應的適配插件,比如米家設備用MQTT協議,格力空調用自家的GREE協議,每多對接一個品牌,就要多做一套插件開發,耗時比普通功能多不少。接著客戶又問“開發周期要多久?”,我們的時間規劃是:需求調研10天(包括統計設備型號、確認聯動場景),協議適配1個月,APP開發1個半月,測試20天,整體下來大概3個多月。這個周期里,協議適配占比最高,因為我們需要把每個設備的控制指令翻譯成軟件能識別的統一格式,比如把“格力空調調25度”和“米家燈光開暖光”的指令統一成軟件的標準指令,這樣才能實現聯動。
開發過程中,遇到的最大問題是“設備聯動延遲”,測試時發現,觸發“回家模式”后,燈光能立刻亮,但空調要等5秒才啟動。技術團隊排查后發現,是空調的協議響應速度慢,于是在軟件里加了“指令優先級”機制,把空調、門鎖這類關鍵設備的指令設為最高優先級,確保先響應;燈光、窗簾這類非關鍵設備設為次優先級,解決了延遲問題。客戶中途還提出“想加一個‘老人模式’,界面只保留常用功能(開燈、開空調),字體放大”,當時客戶擔心“中間需求想改,能調整嗎?”,我們評估后發現這個功能只需要在前端加一個界面切換按鈕,后端不用改,額外加1萬費用,開發周期延長5天,客戶很快就同意了。另外,客戶還問過“后期想加功能需要額外花錢嗎?”,我們明確:小功能比如新增“觀影模式”(關燈、拉窗簾、開投影儀),只收2000元開發費;大功能比如對接新風系統,需要重新做協議適配,費用另算,這和我們做政務公共云服務平臺時的后期服務政策一致,透明清晰。
測試階段我們分了四步:首先是單設備控制測試,確保每個設備能獨立控制,比如空調能調溫、攝像頭能實時查看;然后是聯動場景測試,反復觸發“回家”“睡眠”“離家”模式,檢查設備響應是否同步;接著是遠程控制測試,用不同運營商的網絡(移動、聯通、電信)測試APP控制是否流暢,避免地域網絡差異導致的問題;最后是安全測試,模擬黑客攻擊APP接口,檢查家庭安防數據是否會泄露。測試時發現,“離家模式”下,偶爾會出現窗簾關不嚴的情況,技術團隊查了后發現是窗簾電機的信號反饋延遲,加了“二次確認”指令,軟件發送關窗簾指令后,會等電機反饋“已關閉”再結束流程,解決了這個問題。上線時,我們協助客戶完成APP在應用市場的上架,還教他們怎么添加新設備、修改聯動場景,客戶說“之前找過其他公司咨詢,都沒說會培訓使用,你們這點很貼心”。
項目收尾后復盤,有兩個經驗值得分享:一是前期一定要讓客戶列全所有要對接的設備型號,包括品牌、型號、購買時間,老舊設備的協議可能已停產,需要提前找廠商要適配方案,比如這次客戶家有個5年前的電動窗簾,我們就是聯系廠商拿到舊協議才完成對接;二是智能家居軟件要重視“用戶分層”,老人、年輕人的使用習慣不同,不能用統一界面,比如老人需要簡化操作,年輕人可能喜歡自定義場景,提前考慮到這些,后期不用反復改。另外要提醒大家,AI智能家居軟件的核心不是“控制設備”,而是“提升生活便利性”,設備聯動要自然,操作要簡單,數據要安全,這樣才能讓客戶真正覺得“好用”。未來我們還會嘗試把這個軟件和客戶的健康設備對接,比如老人血壓異常時,APP自動推送警報給子女,同時打開家里的應急燈,真正實現“智慧生活+健康守護”的閉環。我們成都小火科技也會繼續深耕AI智能家居領域,用全鏈路研發能力幫更多客戶做好定制開發,讓技術能給每個家庭帶來便捷又安全的居住體驗。
文章來源網址:http://www.zeyuandiaosu.com/archives/appd/2347,轉載請注明出處!
精選案例
推薦文章
Core competence
高質量軟件開發公司-成都小火科技
多一套方案,多一份選擇
聯系小火科技項目經理,及時獲取專屬《項目方案》及開發報價
咨詢相關問題或預約面談,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系
業務熱線 19113551853
191135518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