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們是成都小火科技,今天是2025年10月13日,星期一。下午我們開了一個會議,對我們前段時間開發的一個海外健身APP進行復盤總結。這個客戶是從deepseek上了解到我們公司的信息的。因為國內的市場競爭比較大,他們在海外有些資源,想做針對海外市場的健身APP,專門給歐美用戶用的。目前有中文和英文,后期會增加更多的語言。
我們做軟件定制挺久了,國內國外的都做過。最近幾年,接的國外項目明顯多了起來。客戶大多是在海外生活或者創業的華人,也有本地的創業者。他們找我們,不是要個簡單的計步工具,而是想做個能真正幫人堅持鍛煉的產品。
比如上周上線的那個APP,叫FitPath,就是我們做的。客戶是個在洛杉磯開了三年健身房的老板,他發現很多會員辦了卡,頭兩周挺積極,后面就消失了。他就想做個APP,把線下那套激勵方式搬上去。
我們聊需求的時候,他舉了個例子:他健身房有個叫Sarah的會員,35歲,兩個孩子,想減脂但總說沒時間。她喜歡短時間高效的訓練,比如HIIT,但自己練容易動作變形,堅持不下去。她需要有人盯著,還得給點正向反饋。
我們就根據這個“Sarah”來設計功能。首頁不是放一堆課程,而是直接問:“今天有15分鐘嗎?” 點進去,AI教練就開始語音指導,動作會用3D模型演示,手機攝像頭還能實時糾正你的姿勢。練完自動打卡,積分能換線上課程折扣。最關鍵是,系統會把她的訓練數據同步給她的私教——就是客戶本人,他可以在后臺看到,然后發條語音:“Sarah,昨天深蹲進步了,繼續保持!”
開發過程中有個小插曲。做到動作識別模塊時,我們用的是通用骨骼識別算法,但測試發現,對歐美用戶常見的寬肩、大肌肉體型識別不準,容易誤判深蹲深度。后來我們專門拉了一組本地志愿者重新采集數據,調了兩周參數,才搞定。客戶試用后說:“這下像我們健身房的感覺了。”
還有個客戶,想做女性健身社區。她特別強調一點:別搞成“曬馬甲線”的地方。她有個朋友,產后恢復期,想運動但不敢去健身房,怕被比較。所以我們設計了“匿名故事”板塊,用戶可以分享自己的經歷,系統會自動打碼關鍵信息。有個功能叫“微小勝利”,記錄的不是減了幾斤,而是“今天堅持做了5個俯臥撐”“走出家門散步10分鐘”。這些內容會推給相似狀態的用戶,形成一種安靜的陪伴感。
其實做國外APP,和國內很不一樣。不是把功能堆上去就行。你得先理解那個場景里的人到底在經歷什么。我們每次做需求調研,都會讓客戶講幾個具體用戶的故事,越細越好。有時候一個“她練完瑜伽想立刻洗個熱水澡”的細節,都會影響我們設計通知推送的時間。
最近剛接了個新項目,客戶說想加AI營養建議。我們正在看怎么做得更輕,別讓用戶每天拍照記錄三餐覺得累。方向可能是結合訓練強度和睡眠數據,自動給一兩條簡單建議,比如“今天練得猛,記得多喝杯牛奶”。國外的項目注重用戶體驗細節,尤其是在人性化體驗上,他們看的比較重。國內的更注重大量的“內容”,頁面國外的也要更簡潔。沒有好壞之分,與甲方的審美和市場環境有關系。希望我們的軟件都發揮價值,是我們成都小火科技公司的企業文化。
文章來源網址:http://www.zeyuandiaosu.com/archives/appd/2249,轉載請注明出處!





精選案例
推薦文章
Core competence
高質量軟件開發公司-成都小火科技
多一套方案,多一份選擇
聯系小火科技項目經理,及時獲取專屬《項目方案》及開發報價
咨詢相關問題或預約面談,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系
業務熱線 19113551853

